第一次聚會 ─ 愛的邀請

祈禱:主,請開我心,賜我聖神,接受祢的聖言和更新我心的力量。

重點:天主邀請我們,衪愛我們的優點和缺點,使我們的生命有更大的價值。

重點:天主邀請我們,衪愛我們的優點和缺點,使我們的生命有更大的價值。閱讀聖言與反省:每日生活的情況並不使我們感到有何價值,在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社會中很容易使人失去自我,很多人終日忙碌而致失去了應有的人際關係;不幸的,我們也感到沒有價值和對人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及留心別人的需要。

讀經:
瑪10:26 ─ 33
路12:22 ─ 31

分享討論:
1) 在你生活中的什麼事情使你感到憂慮﹖
2) 有關害怕的問題,這兩篇聖經對你說了些甚麼﹖
3) 你對「天主關心你」這事上有何感想﹖
4) 你對自己的看法及天主對你的看法有甚麼分別﹖
5) 你對天主希望你能為接受衪更多的愛而改變自己有何感受﹖

祈禱:主、祢叫我們變得更醒覺,去體會祢多麼的愛我們,實在有時並不容易去接納這件事,如果祢不斷的提醒我們,接受祢的說話,我們便需要認真地相信,求祢幫助我們去愛自己和在我們周圍的人。

回應行動:
正如你默想聖言,反省生活,及與人分享你的經驗,相信你也體會到上主叫你以某些方式來作回應,到底你從聖經那裡得到什麼指示,來改變你自己和天主子民的生活﹖

你問問自己:
1) 在生活中,天主將我放在那裡﹖
2) 天主願意我在這生活中做些甚麼﹖
3) 在我的生活中,我能夠做些甚麼﹖同時能夠改變周圍的情況﹖
4) 是否天主叫我做一些別人不能代替我做的事情﹖

請寫出你的決定,以行動作為對天主聖言的回應,在這個月去實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層基督徒團體

我實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 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19-20)

「基基團」是一個為基督信徒提供更能善度基督徒生活的地方。其所強調的精神,就是初期教會團體的精神。透過「基基團」,信徒在裏面更能分享他們的信仰生活體驗;他們以基督﹝而非以飲食或閒談﹞為中心;藉著聖言,願意不斷接受聖神的帶領,再配合團體的共融精神及彼此支持,使成員都有機會在信仰上得到紮根、成長。其實,每位基督徒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以聖言作為指引及反省,虛心接受衪的教導,作為轉變內心的動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陋習,這樣以一個「不斷慕道」的精神來皈依基督。當發覺自己的步伐並非朝向福音的指標時,我們便需有所更正,從新較正焦點,然後才繼續前進。

「基基團」的成員需要了解到自己就是一個邁向天國的旅途者,抱著不斷慕道的精神,一起建設一個能夠為主作証的團體,縱使團體內成員有不是的地方,嘗試為之祈禱,以己所長,幫助有需要的成員繼續投身。

在這世上,沒有一個絕對完善的團體,「基基團」也是一樣,除非各團員緊守其中原則:在生活安排上以團體聚會為首要選擇;在聚會前,想想自己在聚會時能為其他團員貢獻什麼;在聚會時,真誠而大方的分享自己的信仰經驗,以尊重及接納的心來聆聽別人的分享;在聚會分享後,從聖言的教導中,做個簡單而又清楚的生活抉擇,好能成為該月的實踐目標。如果「基基團」的成員都能按上述原則實踐,該團體一定會有明顯的成長,走向更完善的境界,團員的內聚力亦相繼加強。在這裏,期望那些未嘗試過「基基團」的人能考慮抽空參加,那些願意在信仰上繼續成長的人,能更積極投身;倒轉來說,如果團員只有指責別人的不是,而自己卻不願意投身建設,團體不但不會發展,團員那份與主與人的關係,也會很快萎縮,更不用說團員會有什麼成長或見証了﹝參閱瑪12:33-37)。

「為建樹基督的身體,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對於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成為成年人;本著基督,全身都結構緊湊,藉著各關節的互相補助,按照各肢體的功用,各盡其職,使身體不斷增長,在愛德中將它建立起來。」(弗3:13,16)

打拼未來

── 作者:蕭禹璋

我很喜愛聽到「80後」常用的新名詞,例如:「打拼」。原本『並』是古字,就是把兩片東西湊在一起,後來的「併」、「拼」通「並」,而通常以動詞的形態使用。這三個字都有一個共通意涵:并行、兼併、拼湊。但到了90年後,就出現了『打拼』這個新用詞!照坊間和網上聽來的解釋,「打拼」是拼命、不顧一切、咬緊牙根、向著自己的理想衝去!

為自己未來『打拼』真叫人聽得興奮。充滿熱血沸騰、雄心萬丈、不到黃河心不息的衝勁!為了打拼未來,可以咬緊牙關不顧一切向前衝。為了達到目的,縱使疏忽、損害別人的感受利益也不理會,甚至妄顧法律的精神和社會的公德。一切為了要達到目標而著重打拼去爭取。

無可厚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在我們生活和事業上,有時起有時落, 好運歹運,總是要面對, 愛拼才會贏 !無疑、要在一個弱肉強食、成王敗寇的社會中,要想爭出頭、搏出位,不打拼怎會成功?但要將成功和成就、建在別人的失敗痛苦中,我們會感到安心、快樂和滿足嗎?

我想:打拼不是盲幹、並不需要損人利己,但是一定要有確切的目標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及能耐的決心。首先需要明白學習如何work smart ,上一輩常常強調苦幹,這想法很根深蒂固,而80後的「年青人」則不同,著重思考,會想出很多方法,找出更快成功的路。有人說這是投機取巧,但凡事也有好的一面,只在乎你的觀點。若只一味做、做、做,那跟一頭牛又有何分別呢 ?
很多人批評「80後」急功近利,一畢業就想做經理。這種負面又不實際的情況委實不少,但是「80後」默默打拼事業,亦大有人在。若說上班要work smart,覓前途則更要think smart。成功之道, 有人提及《論語》的傳統智慧 :「吾日三省吾身」 ,我們要細心思量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市塲上的需求。在崗位上思考如何可以work smart,把工作做好一些,有何改進之處。自我要求高,既是壓力,也是進步的動力。 要在這個新國家新社會找到立足處,當然不是易事 ,但只要能盡力破除舊思維、改變舊習慣、接受新角度、不盲目批評摒棄別人的想法,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了!

空中巨眼

─ 作者:李麗賢

許多人都不知道, 有多少 「陸地衛星」已環繞地球飛行很久了,它們從離地面九百餘公里的太空向地球發回了許多引人入勝、價值不菲的照片。這些照片對我們的生活,甚至對我們的下一代的生活,將有極深遠的影響,因為我們藉此可以對地球以及地球上人類活動的情形有了新的認識。

就現在情況來說, 「陸地衛星 」已經幫助我們:

– 尋找新的石油和其他礦藏;

– 發現隱密的淡水水源;

– 估計農作物的收成,支配放牧場地,找出魚群位置,使我們能獲得更充分的糧食;

– 保存森林和濕土,檢查水源和空氣污染等等。

科學家依靠著那些「衛星」去拯救世界和人類,以減低災害,及保存人的性命。而我們實實在在的被「空中巨眼」看顧、照拂,衪在我們困難的時刻,受欺凌時,只要走到衪的羽翼下,便可得到寧靜和安穩。在我們感到孤單、失望、無助時,衪其實已在我們身傍,與我們為伴、聆聽我們,世人看似的孤寂,卻是我們能與衪密談的時候。

當我們歡喜快樂時,手舞足蹈要與人分享時,衪亦舉杯與我們同慶。

這「空中巨眼 」對著這世界掃描,無一落空。最要緊是,我們的心中有衪,當衪掃描時,我們有所回應,這便能減少靈性的災害和保存靈性的生命。

從情緒中認識你的孩子

偉華從學校拿著成績報告回家,內心有些不憤且帶點失望的語氣告訴母親:「差兩分便可以拿到獎學金;真有些不值!」母親聽後回答說:「是你自己沒有努力讀書,有什麼值不值!」偉華聽後更感氣餒,帶著更大的失販感、沒聲沒氣的走回自己的房間。

偉華本來期望母親會給與一點接納和鼓勵,怎料得到的是一些帶有指責意味的回應。他內心在想:下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還是自己放在心裏較好。

以上所寫,並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真實的日常生活。對中國人來說,期望子女讀書得獎、名列前茅,是非常普通的事;但對子女所作的努力和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很多父母往往沒有留意;給與指責及「潑冷水」比接納及欣賞來得更多,這也許是中國人的文化習慣所致── 很少留意自己和子女的情緒問題。

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有時過於強調修養表現,有什麼情緒出現,都將之壓抑或否定,甚至有些人連什麼是情緒也弄不清楚,更不需要說好好的處理或疏導自己的情緒了。

實在,人人都有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可言,正如開心時會笑、傷痛時會流淚一樣。但情緒可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類,﹝前者如:開心、滿足感、被肯定等,這會幫助人活得更開心和有進取心;後者如:失望、忿怒、害怕等,這使人放棄嘗試及生活於傷痛中,影響著人的精神健康﹞。

簡單的說,情緒就是我們在生活中對所遭遇到的事物之信念而產生的反應﹝感覺﹞。縱使我們可以否認它的存在,卻不能掩飾它的表現,如:面部的表情、身體的姿勢等。孩子一般都很容易流露自己的情緒,但人越是成長就越學會了掩飾自己的情緒,致使漸漸做成誤會,製造了不少溝通上的困難。要了解孩子的情緒,首先要承認它的存在,然後嘗試去明白它的來由,到底是孩子的價值觀念出了問題?還是自己對他們的要求影響所致?無論怎樣,接納他們的情緒感受,也嘗試去看看這情緒的背後是否有其目的。如果發覺孩子以消極的情緒﹝如:忿怒、表現不開心﹞來達到其目的,父母大可暫時不去理會孩子的問題,待過了一段時間,讓他們的情緒穩定後,才再與他們討論那些問題;相反,如果他們的情緒是因某些事情而自然產生﹝非有其他目的﹞,父母就需要接納他們,同時可以用一些反映孩子的感覺的說話來回答他們,這樣不單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們的了解和接納,更能促進你與他們的關係,他們會將更多的事情告訴你。就如上例,如果那位母親回答說:「你這樣努力仍拿不到獎學金,是否有些失望呢?」相信那位孩子不但會向母親吐露更多的心事,日後還會更努力讀書。

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的同樣故事 (一)

「喂,社會服務。」筆者在電話鈴聲響過幾次後接聽時說。

「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請問你,」對方的聲音顯得非常緊張及焦急,筆者還來不及對方的姓名,他便一連串地問了很多問題,「我要怎麼辦?我可以再見到我的太太及孩子嗎?他們會怎樣?……」

筆者為能更了解當事人的需要,便截停了他的說話,同時問了他一些問題。

「請你慢慢的告訴的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前兩天太太打了九一一,警察來了我的家,分別為我們寫了一些東西,之後帶我走了,不許我回家見他們,還說要我在下週上法庭。」

「你聘請了律師嗎?」

他說:「一定要找律師嗎?我不是犯了什麼罪。」

「那麼,你的太太為什麼打九一一?」

「因為我們吵架吵得很激烈。」

「那些警察要控告你嗎?」

「是的。」

「這樣,你必需在上法庭之前找到律師替你處理,不然,事情可能變得更複雜,在加拿大跟祖國不同,你也不熟識加拿大的法律……。」

「我可以到那裏找律師?」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談了一會。最後,筆者為對方提供了一些找律師的資料。

近來,移民的家庭紏紛有越來越多及嚴重的趨勢,可能是由於彼此在新環境的適應上現了困難,或近來的經濟不景吧!但無論怎樣,也不是移民所希望遇到的。

婚姻關係、不進則退

從報章看到一則有關中國新移民離婚的報導指出:中國新移民的離婚率在60%以上,且遠遠高超拿大的平均數字。這個數字看起來有點駭人,但為華裔移民實在不能忽視。雖然不能說離婚為夫婦兩人一定是不好的事,可是為孩子來說,他們肯定要承受很大的心理障礙及生活衝擊。

夫婦兩人的婚姻關係就如個人的學問一樣,往往不進則退,長遠保持所謂「良好關係」可說是不可能的事。人之所以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就是因為他們的感情關係於蜜月期後便停滯下來,沒有積極地去發展兩人的溝通,且將這「靜止的關係」正常化;如果長時間延續下去,豈可能不以離婚作為結局?

很多移民因為生活的壓力而沒有時間去發展婚姻的關係,去進一步了解對方的個性、喜好和需要等等,更沒有探討彼此對婚姻及家庭生活的期望;結婚後即負上了為人夫或妻的角色,便好像理所當然地知道了一切問題的處理方法。

實在,父母與學校都沒有教導我們如何為人夫或為人妻,也沒有機會學習怎樣去建設理想的婚姻生活。為新的華裔移民來說,婚姻與家庭生活問題在現今的就業困境下,或許會變得更為複雜;有些夫婦在移民前本來已有相處方面的困難,而希望藉著移民的機會,兩人重新學習和彼此適應;亦有人為了某種原因雙方在認識不多時日便決定結合,豈料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體制與文化差異,又找不到親友的意見及支持,男女雙方適應能力在新環境出現差別,引致問題更為惡化。

很多夫婦在一般情況下,雖然婚姻生活不一定感到愉快,但想到要積極的發展婚姻生活,建設兩人的溝通渠道,倒是罕有的事,在我認識的夫婦中,有些人的關係看似相當和諧,怎料在不見幾個月後,便說離婚了;這就是平日諱疾忌醫,只是等到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便決定分手了事。

現今社會的價值觀念往往輕重倒置,結婚、為人父母是大部份人的必經階段,是人生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學習這方面的事理實在稀少,一般人亦很少願意花時間及精神去學習有關婚姻與家庭生活的問題。融洽的婚姻關係及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但沒有捷徑可走,反需耐心學習、培養及經營。

你們每人應當各愛自己的妻子,就如愛自己一樣;至於妻子,應該敬重自己的丈夫。 (聖經:厄弗所書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