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關係

很多華人天主教信友團體存在了幾十多年,但其發展並不明顯,而其中成員的投身亦往往裹足不前,有些人得過且過,有些也從不過問團體的事務。如果有人問我們:這些天主教團體是什麼?我們可能會有幾十、甚至幾百個不同的答案:有人會說,這是一個主日舉行中文禮儀的地方;有人說,這是一些人在週未走在一起舉辦活動和社交的場所;亦有人會說,那是一個說長道短的一群人;更有人會說,是一群信主的人,共同學習及分享福音訊息、吸取靈性的力量、一起頌謝主恩和以生活見證主的喜訊。

如果有人再問:對於華人信友團體,我們有什麼感想?那麼答案將會更多。有人說,是開心的;亦有人可能說,使人感到失望的;或是學習容忍的地方;或感到煩悶;感到很大的壓力;亦有人會說,使人感到喜悅,每次與團體相聚,得到很大的鼓舞及新的希望。

在這些錯縱複雜的答案下,存在著一個共同的事實:「就是團體成員固然走在一起,但並非每人都抱著同一的 ─ 「為什麼我們要聚在一起共同組成團體的意見」。事實上,只有對於團體的本質及宗旨,大家都抱有同一的意見,才能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團體。因而我們每人都要自問:我與團體成員在一起時,我要尋找什麼?我有什麼期望?抱有什麼態度?

天主教華人團體的存在,需要找出其存在的理由:她應是一個使基督徒吸收基督喜訊及天國價值的地方,是這些喜訊及價值使人聚集一起與確定團體生活的設立。基督徒團體必須是一個使人超越自我的地方;其存在目的並不單是讓人開心地交往,更是使人能籍相聚來加強作基督徒的努力,同時擴展天主的神國。

天主教華人團體應是一個提供適合的環境,給其成員更容易學習福音價值的地方。當然,任何人也不能只參與團體活動,便會成為一個積極的基督徒;人之所以能夠在信仰(基督徒人格)上成熟,是由於他有能力和將這些價值內在化,及願意想方法過一個有建樹性的生活。

對於我們的團體,最重要的是每個成員知道怎樣善用「團體」這個工具,為能學習成長和自己抉擇如何回應對福音的邀請,而非浪費與團體相處的機會:因循做事,恣意批評,……

如果每個成員能自動的投身福音價值,他們需先有個人感(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及對團體的歸屬感;否則,團體遲早會出現爭雄鬥長的局面,有的可能求取個人的利益,有的則爭取權勢與地位。將價值在生活中實踐能夠使團體發展,但成員能否將價值生活出來,並不是依賴團體的協助,(團體只能提供機會),而是靠個人自願接受基督的價值。

我們的堂區團體今天的首要問題,不是沒有自己的地方,更不是欠缺全職的神父,而是我們擁有太多現世的一切及缺乏信仰的歸屬感,以致好像那個富有的青年人一樣(瑪19:16-22),面對基督的邀請,因執著而捨不得放棄已擁有的一切,最後唯有垂頭喪氣的離開基督。如果我們願意建設團體,我們就須從接受福音的價值開始 ─ 每人以這些價值作為生活反省的指標,同時努力的在生活中實踐。

* 與其咀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