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而後能动

萧禹璋

每人都有不同的死穴或弱点,我亦不例外。我有时过分积极进取,思想往往快过行动,阅读第一行字时眼已在第二行上;讲述一个意见时脑海中已呈现第二个念头;别人刚说出他们思想时我已知道(或以为知道)别人的动机和要求!以致我未能耐心聆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也未能充份思考、组织、部署自己的观念和体会内心的感受,令他人不单未能认真领会我的动机,更往往误会我的意见,又以为我不尊重他人!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究其原因我是衝动一族、缺乏足够的忍耐力和冷静的头脑。

所以我特别珍惜教会里每年一度的「避静(退省)」。日常生活的步伐和压力,难得可有如此閒情逸緻,能够浸淫在宁静的气氛中,细味品嚐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对於教外朋友於言,「避静(退省)」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简单来说:「避静」是基督徒信仰传统中的一种退隐自我反省的方式 。参加者远离日常生活、进入一个宁静的空间、透过个人深度的阅读圣书、祈祷去自我省察、思考和检讨对神及人的关係。

既然这是一个与主谈心、聆听主话的时间,参与的人都被劝勉全程不说话,关掉手机、一切可与外界连络的东西都需要放下,好能阅读圣经和其他灵修书籍,学习安静在主面前作更深祷告的操练。沐浴在清晨的安宁中,尽情享受黎明曙光,蟲鸣鸟啼,其实冥冥中的主宰随时随地与我们同在,只不过是我们常忽略了而未能好好地感受祂的临在。

每一次避开喧闹,静下来,用心去体会、感受、品嚐与主的同在,都会发现我生活中有不断的惊奇。发现天主、感受天主、及享受天主的滋味真是美妙无比。细心反省、聆听、体验天主为我们个人度身打造的夥伴情谊及使命,如何发展自己的「才华」,如何活出自己的生命!但我深信我们是天主的夥伴,需要继续祂的创世工程。所以在待人处世上,主要我们效法衪良善心谦的榜样,尽力以爱心服务他人。因为爱是人生命中一种最积极且主动的力量,我们有责任主动去关怀他人的生命之成长。

不过、独处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是个大挑战、一个不太愉快的经验,因为它常常和孤独掛鈎,又或者是自己软弱的人际关係结果!其实终日被众人包围、被各种形形色色的世俗事务缠绕,也未必等如我们不孤独。更何况「避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活动?

平心而论、大家可趁这机会自我检讨:那藏於心底的感觉、不经意的吹毛求疵、对他人的漫不经心、和家人步伐不一致等等。不管我们仕途通顺或满途荆棘,给自己心灵一个的憩息、洗涤烦扰、或安静头脑的机会,不是对自己的一个大恩德吗?

事实上、在我们的人生故事里,每页画面背後都有著无限的感受。但不妨仅记:要常常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定位正确、勇於面对过去、积极準备将来。这令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笔者鼓励大家对自己好一些:

『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
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
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
别和老婆过不去,因为她会不让你过去;
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
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有点体悟吧?真的,正反面的感受常是一念之间,心情好与不好是个人自己决定的。事情会过去,不是要想办法忘记,而是要想办法变成自己的记忆。毕竟: 要忘记是真的不容易,有时很难。那就收起来吧。好好的放著,珍惜眼前, 这样不是很好吗?

生活中要知进退,知什麽时候收,什麽时候放。这个道理、看似容易,但做到的人不多!跟自己过不去、也跟现实过不去,因为我们会太执著,而且非常固执。有人说:做事做人都不能勉强,时机不到,一定要放手。

「避静」不是常有,也不容易抽空参加,倒不如由自己开始:每天临睡前学习抽点时间 (那管是短短十五分钟) ,能祷告当然好,否则也要让自己静下来、反思一天工作的得失、待人接物的态度、给自己一点鼓励。「静而後能动」,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创造一个丰盛人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