圑結是從尊重開始

很久以前,曾讀過以下的一首新詩:

「風雨沉沉的夜裏,前面一片荒郊。走盡荒郊,便是人們的道。呀!黑夜裏岐路萬千。」
「上主,快給我些光明吧,讓我好向前跑!」
上主說:「光明?我無法給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吧!」

這首詩正好表達出個別教會內或教會間的團結問題,如要團結或合一,就要反省一下我們對團結的觀念和表現。其實,無論是個別教會內部或教會與教會之間 的團結合一,並不在於劃一性地做同樣的事,事事要求所有的人參與,亦不在於組織架構上合而為一,外在的合併起來,而是基督徒的精神而要聯合一致,尊重彼此 的不同神恩,不競爭也不互相推諉;排除礙人成長的偏見、驕傲自滿的態度,好能在聖神的帶領下,發揮上主賜與的才能,共同建設衪的國度,見證衪的臨在。

若望福音第九章有關瞎子復明的記載,當耶穌看見一個生來瞎眼的人,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

「到史羅亞水池裏洗洗吧!」(若 9:6-7)

雖然耶穌對瞎子首先給予了醫治的行動,但瞎子仍然需要對基督具有信心,和願意用行動來回應耶穌所賜予的恩典,才能得到光明。對於團結合一,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別人與我不同的神恩、和以一份謙卑的心態來善用上主給予我們的機會。就如耶穌教導門徒時說的: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 應做的事。(路17:10b)

英國聖公會已故坎特培里大主教威廉湯僕 (William Temple) 曾指出:「教會的分裂,不但使各宗派喪失了某些靈性上的寶藏,也把基督的教會貢獻世界的見證及服務削弱了,無怪乎今天仍有很多非基督徒徘徊在教會門外,他 們在那些彼此排擠的所謂「基督教會」中無所適從,也無怪乎今日的基督教會無法完美和有效地履行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神聖使命。」

曾聽過一位朋友說:「在他的教會內,竟然有人從他人的小組裏爭奪新來的成員加入他們的洗禮班中。」這是什麼行為?這種心態與表現不單違反了愛德,更 造成了反見證;就如往別人的魚塘裏釣魚一樣,難道別人的魚塘沒有足夠糧水、不能把魚兒養活嗎?為什麼不往沒有人照顧的河道或海岸,把那些魚兒捕回來?

其實,全世界的基督徒都接受同一的生命真光,這真光就是耶穌基督(若8:12; 9:15)。由於人類能力的有限,很多時有如盲人摸象,各持己見,各人都以為自己擁有全部的真理,相信唯有自己經驗到的,才是真實和可靠的經驗。在基督開 啟了我們的眼目後,我們就需如同福音中的瞎子一樣,逐漸深入認識基督。起初那個瞎子只知道「一名叫個耶穌的人,和了些泥,抹在他的眼上,同時給他說:你往 史羅亞池去洗洗罷!(若9:11),繼而他確認耶穌是一位先知(9:17),最後,因為他的勇氣,不怕猶太人將他趕出會堂,為真理作了見證,對耶穌基督現 出的信心,於是耶穌賜給他更大的恩典,就是認識耶穌是救主(9:35-38)。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單要認識基督,我們也要與基督一起工作,光照世界。就如耶穌答覆他的門徒所說的:

「趁著白天,我們應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若9:4)

我們 要成為基督的工具,反映他賜與我們的生命真光,我們需要留心自己的言行是否阻礙別人認識基督的光。事實上,我們很多時有如法利塞人一樣帶著面具做人,且按 照外表去判斷事物(若8:15),對事情未能看得透徹,沒有用信德的眼光去面對我們所遇到的境況,或者,我們未能夠成為一面鏡子,將基督的光,以我們的言 行反映出來,比如說:我們有時會用驕傲的態度批判他人,以諷刺的話傷害別人,甚至為得到某人的好感搬弄是非,為了自私的緣故而散播紛爭的種子。當我們埋怨 這個世風日下的社會時,我們沒有勇氣堅持基督的價值,且跟隨世界的潮流手法,為免落後於人;我們不是追求名牌、享受、權力……嗎?不也是弄權術、耍手段、 玩政治遊戲……嗎?當我們對教會感到失望時,我們沒有以積極的行動來表達對教會的關心。或者有人會想,我們的能力太過渺小,承受不了這些「權術」或「是非 壓力」,為逃避創傷,放棄了我們應有的使命,參與建設上主的國度。

團結和合一不是只叫叫口號或做點宣傳便可以達到,而是以一份真誠的心、開放權力、和無怨無尤的態度,尊重別人的差異、接納不同的神恩,放棄世間的觀念及價值,與他人一起行走基督服務他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