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日子

萧禹璋

这年来最火、又最冷门、又卖个满堂红的华语电影,莫过於很受年青人欢迎的台湾自传式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自己未有机会欣赏,但知道这是一部青春校园爱情喜剧,讲述一羣充满稚气的青少年,在求学期间的幼稚、违规、荒诞、超越当时社会道德的行为而现在感到遗憾的故事。剧中主角儘管未能成为恋人,不过友情却进一步昇华,成为永远的好友,最後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成长,拥有自己的未来。没有人哭泣、没有人懊恨,只有满心的互相祝福。

年前的「海角七号」电影也是讲述年青人对生活缺乏希望,在成长过程中重新激发了对梦想的憧憬。及其後的「艋舺」又是一部叫好叫座的追忆青春热血激荡电影。於我而言、这些通俗青春片并没有什麽新鲜感,但我相信它们的确让很多人回味在他们各自成长阶段中,各种不同的伤痛、挫折和奋鬥。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年,真是过去了便不再回来,确实令人唏嘘不已,亦会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但人的生活是否这样充满後悔、无助、甚至漫无目标的漂流不定呢?现在乍暖还寒的日子,正值我们教会中复活节前的「四旬期」(或旧称「封斋期」)。一个不留神、我们很容易以欣赏上述的青春电影一样,用怀旧、悲伤、唏嘘、感叹的心情和角度去感受和度过这四十天和复活节!

「四旬期」无疑是让我们信徒学习与主同行衪受难前的足迹、训示和见證。不少信徒一直很强调和力行忏悔及补赎 (例如:祈祷、禁食及济贫等等) 去鞭策激励自己,替自己或他人赎罪。无可疑问、自我牺牲是一个起步行动,悔改、补赎能帮助我们在信德及恩宠中成长。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四旬期」的真正积极的一面,给自已一个自我检讨和增值的机会。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四旬期文告」中提醒到「世界缺乏手足之情,所有人要互相关怀,不要对其他人的命运漠不关心……四旬期是反省爱德的良机,重新走上个人或团体的信德旅程,信徒於这时期应祈祷、分享、反省、守斋,以及期待复活的喜悦……人与人是互相依存的,须在谦逊和爱德的精神中互相纠正、彼此勉励……在现今的世界,基督徒必须更新对上主的爱与忠贞的见證……」

反省我们与天主的关係是巩固信德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积极寻求和学习加深及与他人的关係,走出自我,放弃自以为是的批判态度,以谦虚真诚的心去为我们周遭有需要的人服务,这不正是自我牺牲的延伸,和爱主爱人的见證吗?

我们少不免有时在不知不觉间,喜欢怀念年青时的成败、得失、喜怒哀乐的经验,亦喜欢回味与他人「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但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著眼於俗世的成功与失败,或活著为了别人的认同、讚赏或奉承。我相信:主的复活不单将永生救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更将我们人生目标重新定位,和注入一个充实和喜乐的元素。衪从不计较我们成败,衪亦明瞭我们心中所需,生命得到主的照顾,令我们能够抬起头来,以期望、勇毅、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的来临,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生命有路向,总比每天生活营营役役或浑浑噩噩有意义得多吧!活在当下,积极面向人生,何需为怀念「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日子」而後悔和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