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谷纪」的反省

Stephen Siu

「出谷纪」- 以民的得救

在 Peter Lo兄弟带领下,我们研经组终於「艰苦但又自豪地」完成阅读长达四十章的「出谷纪」。这是旧约「梅瑟五书」中的第二本书,详尽天主如何将以色列子民由埃及救出的事蹟,包括我们耳熟能详和在每年圣週礼仪中必读的上主伟大的救恩和奇蹟: 藉梅瑟的带领,以民得以逃离埃及的奴隶生活;藉天主的大能,以民得以越过红海、消灭法郎追赶的兵马;藉主的慈爱,以民获得延续生命的「玛纳」和「从盘石击出的水」;藉上主颁佈的「十诫」,以民得到上主的承诺;透过订立清晰的盟约和法律,确定了上主的唯一性和至圣性。

无可置疑、「出谷纪」的确提供很多希望瞭解早期以色列子民的丰富材料。「出谷纪」不单是他们极重要的民族史工艺史书,更是他们深信被天主特选、却又不断对主放弃和背叛忠信、却又获得拯救的救恩史!他们世世代代传扬纪念上主对他们的眷顾和恩宠!

我们既不是圣经学者、又不是考古学家、更没拥有丰富的神学理论,我们自然不容易明白以色列人对创造者的敬畏,和他们创建民族所经过的艰苦和考验,但透过「出谷纪」,我们多少也能体会他们的心路歴程,尤其是他们对上主强烈的认知、感受和依靠:

1. 天主的慈爱:儘管以色列子民常对天主不忠信、又不断的抱怨和执拗,天主却怜悯他们的苦难,决意拯救他们脱离为奴的埃及(出3:7-10;5:4-8) ,对待心硬的埃及王法郎,上主大显神能,用十大灾祸显现出衪是众神之神,宇宙的主宰(逼法郎就範);且更答允与以色列子民同行到达福地(出33:14-23) (如果天主不与我们同行,我们靠自己能走得多远!?)

2. 天主的召叫:要能够身负重任带领几十万以色列子民逃离埃及,我们自然想衪一定会挑选一个饶勇善战、能言善辩和有强大领袖能力的人。但衪偏偏选择了一个年过八十的梅瑟去出此重任!在很多方面他并不怎样突出,他自己更屡屡怀疑和不太愿意接受天主的差使(出3:11;4:10;6:30) ,甚至埋怨上主的决定(出32:11-13 )。无可否认、梅瑟拥有的是对上主的绝对信赖和扶助族人的强大决心,他终於克服内心定的挣扎,答允主的召叫,愿意承担困难和挑战(出3:1-12 )!

3. 对天主的敬礼:「出谷纪」很不厌其烦地讲述以色列民众对於传统、礼教、全燔祭和牺牲的严格遵守和服从:逾越节的法律(出12:1-20;43-51) ;遵守安息日的规矩(出31:12-17;35:1-3) ;奉献首生长子 (出13:3-16) ;诉讼和管理(出18:16-27) ;捐献修建圣所的材料和步骤(出25-30章;36-40章) 等 。

4. 天主的身份:上主向梅瑟公开衪的「自有者」雅威的身份(出3:14;5:2-3) ,衪直接临在与人对话。衪愿意任命梅瑟成为祂的使者。衪对以色列民作出承诺和单方的盟约(出19:3-6;33:1-6) ,及颁佈十诫(盟约的基本法律) (出20:1-17) 。(“十诫不只是伦理的守则,更是人类与造物主之间的约章、生死存亡的基础……天主要与人订立新盟约,不是写在石板上,而是写在心头上、放在肺腑里的血肉盟约。”杨鸣章神父)

5. 爱的行动:《出谷纪》廿二章详述对待外侨、对待孤儿寡妇和穷人等等的指引(“这不像法律,而像邀请我们反思,或许反思後我们就愿意在生活中付诸实行,因此就能成圣自己、触动人心和圣化他人,最终才能转化世界。”杨鸣章神父)

我们信仰的「出谷」

作为(外邦人)平信徒的我们,相信「出谷纪」是上主赐予全人类救恩的预象,我们更相信上主在每一个人漫长的人生路上,磨练我们对衪的信靠,衪愿意与我们同行,带领我们走向永福之地!

愿意、回应和追随天主的召叫,去传扬天国的喜讯,并不容易、更往往不是一帆风顺!上主答允给数十万的以色列子民「流奶流蜜」的福地,但并没有即时给予他们;梅瑟带领他的人民,流亡於荒漠达四十多年之久!其间他们不断经歴饑渴、多疑、不满、争吵、反叛、战争、放弃等的衝击和试探!从旧约中我们见到以色列子民,从一个散漫、无信、心硬的境地,在经历了四十多年上主在旷野给予的薰陶,最终成了一个新民族。我们人生何尝不是如斯曲折起伏、常缺乏信心、又怨天尤人、更很多时不思进取、或因循守旧吗?

提起因循守旧,「出谷纪」下篇用了大量编幅,详细说明以色列子民如何捐献和修建圣所、会幕、约柜、灯臺、祭坛和祭衣等的细节和工序。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可能觉得他们很物质化、迂腐、甚至浪费资源!但试想想:对於二、叁千年前的遊牧民族来说,能表达对上主的敬畏、爱慕和依靠,莫过於用最珍贵、最繁複、最令人难忘的材料和工序!简单来说,他们意不在物质而在於心意和无私的奉献!

反而值得我们注意的倒是当时以色列民所订立「颇僵化」的法律。为稳定军心、维持秩序,带领数十万遊牧民众,确实需要有严谨的规矩去保持上下一心、避免分裂、和减少纷争。但反观现世的平信徒:要嘛就是开放不羁、随心所欲地去决定信仰礼仪的举行和方式;要嘛就盲从附和,对信仰礼仪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很明显、这两者均是不正确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信仰必定具有反省的素质,不是人云亦云的接受了就算。

更要警惕的是我们常误以为已领洗加入主的大家庭,从此就可以一切顺风顺水、所有事自有神的妥善安排、自己不需要再努力!这不是上主日(常年期第十主日丙年读经)弥撒中Fr. Cody 提及到「Autopilot自动导航」的心态吗?制度和习惯是能让人在生活中容易学习、适应和融入。但在我们信仰旅途上,「自动导航」却往往令我们产生一种虚拟的安全感,既不愿意作内心的转化、更不愿意努力去提高自我反省、学习、实践的能力、更可能不知不觉中累积了因循苟且的惰性,自以为是。这不是重蹈「出谷纪」中以色列子民的覆辙吗?

「出谷纪」让我们重新问自己:我们愿意和如何回应诫命的呼唤呢?我们所信的,到底是否代表主与我们间的盟约?我们如何学习走出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的封闭?我很认同杨神父的话:信仰不能沉空守寂,或只求自净其心,或自修其行。信仰团体应体验自己所领受的鸿恩,见證复活的基督所赐予我们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