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婚姻矛盾有赖「真爱」

在婚姻生活的衝突中,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首先是来自夫妇自己的待人处事,其次是子女教养,然後是金钱与权力,最後是姻亲问题;矛盾虽然可分为四大类,但并不说某一类的问题与其他叁类无关。无论矛盾由那一方面开始,如果没有好好处理而拖延下去,也可以为婚姻生活亮起黄灯,甚至离婚。

一天,艾美与朋友聊天时谈到自己的婚姻抱怨说:「我的丈夫性格被动、没有主见,对我的只言听计从,与他一起,很无乐趣!」;怎料她的朋友以羡慕的口吻说:「若我的丈夫像妳的丈夫般就好了!我的丈夫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他经常『我行我素』,从不理会我的意见,我感到没有得到他的尊重。」以上对话明显是有关权力与处事态度的问题。这两位女士有著不同个性的丈夫,但两人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配偶,难道真是天意弄人?艾美的丈夫没有什麽主见,事事听从太太的安排,他现时的表现隐含著很多可能性,比如:他在成长期间,他的意见总是被父母、兄姊拒绝、批评,或基本没有机会表达意见;也可能在婚後建议总是不被尊重、被推翻,甚致引起矛盾。无论什麽原因,艾美最先对丈夫的爱到现在的抱怨,反映出他们还没有在婚姻中实践「真爱」的生活,因为除了感情关係出现一些倒退外,两人的相处未有使对方成长。

除非盲婚哑嫁、因其他理由或目的而结婚,夫妇必有彼此欣赏、喜欢的个性,才能使他们作出山盟海誓终身相许。可惜,恋爱时的感觉往往使当事人无法看到对象的阴暗面,而只看到对象的可爱处,且认为对方没有半点瑕疵;但结婚後与对方生活在一起,经过一段时日,什麽不愿意看到的东西也会显露出来;就如昔日被她视为可託终身的平实,今日他却可能被配偶抱怨不解温柔、不懂浪漫。从两人对话可见,个性与爱没有必然关係,最多可以说,你喜欢与不喜欢他的个性而已;「喜欢」与「爱」完全是两回事,爱是一些理性的行动。「真爱」是给予对方空间,以他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表示关爱,让他有机会发掘潜能、发挥优点、也接纳他的局限,这样,婚姻关係才能维持,人才能在婚姻生活中成长。

可是,当下越来越多夫妇在感情倒退时不但没有面对问题,还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如情况进一步恶化,便以离婚来解决;不少人以为这次「贴错门神」,希望下次得蒙幸运之神的眷顅,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个性的对象。如果有这样想法的夫妇,他们需要认识一些研究报告:就是在美国有四成第一次结婚的人离婚,有六成在第二次结婚的人离婚,而第叁次结婚的夫妇中,仍有七成半的人以离婚了断他们的关係。可见如果不著实面对彼此的矛盾,而期盼在第二次婚姻中获得更美满或快乐的婚姻生活是不切实际的。

离婚不表示两个人的问题已经解决,大部分离婚的人都会有一种失败的感觉、自我价值下跌,罪恶感也会不时浮现,难道不能再忍受吗?对孩子公平吗?我做错了什麽?新伤旧痛混杂於生活中,使自己变得更为软弱及无望。但如果婚姻关係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一定要以离婚作为结束,便接受事实,无谓浪费精力怪责对方;待情绪平静後,找些时间做点反省:事情究竟如何到达如此地步?到底,我在这婚姻关係中做错了什麽?疏忽了什麽?我是否过於依赖对方?又或表现过於「自我中心」?这些反省并不是要挖出过去的创伤,而是尝试从中寻找可以改善的地方,重新认识自己:发掘兴趣、需要及创作力,好能使自己能够从这些伤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学习成长,发挥过去曾经埋没的能力。

婚姻是关係中最脆弱的一种,当事人在结婚後若不刻意以真爱培养、发展、巩固那份情感,在讲功利、重个人的文化下,很容易使当日在恋爱时的感情(爱的假象)凋谢、变成昨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