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子女在校遇到欺凌

儿童在校遭到欺凌的现象屡见不鲜,小数族裔的子女在校遇到取笑或欺压亦常有发生,为尚未了解及适应本地文化与教育制度的家长来说,往往会出现被人歧视的感觉,同时也感,到愤慨及不知所措。

笔者最近接获几个家长的谘询,就是他们的子女在校因为受到同学的欺凌,而说出一些不应说的话,致使学校要该「受欺凌」的学生停课,甚至要求家长对他们的子女作出相应的行动。

一大清早,有位家长带有焦急和不满的语气来电说:

「昨天,学校突然打电话来,要我到学校接十四岁的孩子回家,且告诉我:孩子要停课叁天。」

「学校有否告诉你,孩子为什麽要停课?」笔者问。

「校长说:『我的孩子说要杀死他的一个同学,将来还要……。』」那位家长回答说。

「那你有什麽感觉?对校长的决定有何想法?」

「他是因为同学欺负他,多次阻挡他要去的地方,而且他也向那同学说明请他不要妨碍他要做的事,但对方仍然是这样,课堂中的老师也没有干预,他因感到气愤才讲了那些说话。就这样要我的儿子叁天不准上学,校长的决定严重了一点,我感到不甚合理,孩子被人欺负还要受罚。」

「虽然你的孩子是因被人欺负而感气愤才讲了这样的话,但校长必须处理,否则他可能要面对很严重的後果;近年,无论在整个加拿大或渥太华,学校暴力事件先後发生多次,当然没有人想到这些事情竟在学校中出现,为避免更不幸情况的出现,校长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想你不单要了解一下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最好还是早日约见校长,说明你对事件的关注和愿意跟校方合作,也徵询他及老师的意见,你可以做些什麽来帮助你的孩子。」

「是的,我平时也很少留意他在学校的情况,只著意他拿取好的成绩及要求他多些练习弹琴。」

下午,这位家长打电话向笔者致谢给与提示,且说校长知道他的孩子的遭遇,亦曾经处理那位欺负他人的学生,他会跟进这事件。笔者亦向他示意,如果日後有需要,他可以再次来电或预约倾谈。

不久以前,我多次听过家长面对这类的事情时,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受到学校的歧视,跟著便是为子女出头,事事为自己的子女辩护。实在,未认清事实真相之前,便采取与学校对立的态度,这种反应为孩子及学校都没有好处。

如果孩子遇到欺凌事件,我们首先要心平气和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麽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因与人交往的技巧 (social skills) 而出现问题?孩子在家承受过大压力又不懂得处理致使行为出现偏差?孩子的文化习惯或语言能力尚未适应新的环境?抑或真的在群体中成了「代罪羔羊」?以上各问题值得父母去与孩子及学校有关人士探讨,纵使有證据证明孩子受到他人欺负,仍需采取合作态度,要求老师或校长提供意见来改善情况,及帮助孩子处理出现的消极情绪。

在与青少年倾谈这类问题时,他们很多时表现不愿谈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轻看他们的处事能力,亦不愿将事情扩大、让校方知道事情真相、可能受到同学的取笑,甚至认为别人、就是老师或校长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如果孩子一时无法将问题说出,别以为这就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事,责骂他们一顿或夫妇间互相抱怨;相反,给与他们时间,让他们在反省或整理後再作安排有著很大的帮助;无论如何,家长需让子女知道不管发生什麽,父母仍会聆听和支持他们,他们的存在及这些事情的出现,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藉此事件的发生父母同时可以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保持融洽的关係。

至於与学校联络方面应尽早安排,千万不要等事情发展至严重地步才考虑处理;无论是自己或孩子的忧虑、感受、怀疑、可能的影响等等,都可与学校交流意见;另外,请求学校调查事件、务使欺凌事件早日停止,如有可能,要求学校给予子女关注及与自己多点联络。即使校方的反应未必满足家长的期望,但能与学校建立合作的关係是个很好的开始。

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不单让自己学到很多与子女相处的技巧及与学校交流的经验,也间接使子女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及积极的正视困难。在加拿大,学校的处事方式与在亚洲国家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差异,如要帮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不得不多与学校联络及认识这裏的法律制度,纵使家长有语言上困难,也应找教育局的「多元文化联络员(Multicultural Liaison Officer)」协助。

多伦多的一位校长在家长座谈会中感叹说:他的中学有900多名学生,至少一半是华人。但在开家长会或是邀请家长的校务委员会时,一名华人家长都没有!他继续说:「我无可奈何。我需要家长的参与,只要家长与我合作,我一定可以保證学生成材。」他更表示,当家长积极参与的时候,学生逃学的现象才会减少,涉及欺凌事件的可能性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