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茫茫?

聖誕新年假期,往瑞士探親順道歐遊。元月二日下午從巴黎乘火車回瑞士,由於當天是假期的最後一天,次日很多人都要回復上班;古舊的火車站擠滿了候車乘客,加上不少列車誤點,到達的與候車的人擠在一起,造成出入更加困難;有人因與親友走失了,竟要站在座椅上以電話尋找。突然,看見多位軍人手持機槍,另有一大群警察出現,稍後更以黃色的膠帶將候車乘客隔離,以策安全,禁止任何人士進入,心中感到好像有什麼大事發生似的;原來那裡發現了一個沒人認領的旅行袋,經過專家檢查後,幸好只是一個被人遺忘了的旅行袋。開往瑞士洛桑的火車在遲延了四十五分鐘後,我們便按照指示版顯示的月臺登上了列車,內心終於有了一份將會安全到達目的地的感覺。

行車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列車到了Dijon,看見有很多人下車;不是很多人而是所有的乘客都離開車箱,腦中在想:列車不是往瑞士洛桑嗎?到底發生什麼事?因自己不懂法語,法國的跨國火車也不用英語宣佈事項,加上已是晚上七時多,除車站外,周圍漆黑一團,心裡再次出現不安,我要怎樣?往那裏去找要搭的列車?心中出現很多問號。所有乘客下車,我們當然也跟著走下去,同時希望找到一個懂英語的列車服務員得以了解情況。

在人群中,看到穿制服的職員便詢問:為何那以洛桑為终站的列車停了下來?有開往那裡的車嗎?職員好像不太明白我的問題,便叫我們前行上另一列火車。在卡車的內外,找不到任何顯示該車前往的目的地,我們於是亦半信半疑的上了車;列車開動後,在黑夜中疾馳,但我的心中仍是感到焦慮不安:要是列車去了一處我完全陌生的地方怎辦?寒冷的晚上、不懂語言、沒訂旅店,也不知可往那裡找住宿,心中好像有很多說不出的疑慮。唯一可做的就是再一次找車上的服務人員,問該列車是不是去瑞士洛桑的,得到的回應竟是否定的,自然內心感到一陣緊張,但我直覺她好像不太聽懂我的問題,我立即拿出車票讓她看看終站的名字,好才肯定地說:該車是前往我們要去的地方,得到了這答案,心情才完全安定下來。

這次經驗,使我想到兩個情況,這是很多人可能遇到的一些困境。

(一) 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由於身心的發展,每天都有著新的變化,這變化往往不受當事人能控制,他們只肯定將會成為大人、有如自己的父母一樣,為能達到這個目標,他們開始學習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想法、選擇及決定,不再願意如以前一般事事聽從父母或按父母的決定行事;然而,因心智未達成熟階段,對很多事情也不大清楚,怎樣的處理方式和決定才是正確,怎樣才是成人的表現?另一方面,如果父母仍像他們年幼時一樣時時給予安排,事事為其選擇,只會帶來更多與父母意見不合而出現矛盾及衝突;事實上,在他們的腦海裡,有著種種不同的問題,生活仍在摸索之中,有時甚至顯得不知所措:選那間大學?選什麼科目?將來做什麼工作?要向那一方向發展?他們有如筆者在冷夜裡乘搭不知是否到達目的地的列車,心中唯一的期望就是找到一個能夠了解他疑惑的服務員,在有疑慮時給與解答;如果父母能夠像列車的服務員一般,在子女有需要時為他們提供意見或指引,相信能減少很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青少年亦有機會學習自主自理,將來更可擁有一個成熟人格。

(二) 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但很多人畏懼死亡。縱使不少人在身心健康時表示不怕死,但真正要面對死亡時便有著很大的不安;不安的心境也如以上的情況一樣,目的地 ── 死亡是肯定的,但從沒看過或經驗過其背後的景像,以致有著孤獨的感覺和不知如何是好的焦慮;除非是一個擁有堅強信仰的人,深知死亡的意義及來世的去處,這樣才能安詳地迎接死亡、跨越前行。

「肯定」或「安全感」是重要的,人的生活如果欠缺這份要素,屢屢出現心緒不寕、坐立不安,長時間生活在這境況下,性格也可能變得失常。特別在家庭的關係中,給予對方「肯定」或「安全感」才是發展幸福家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