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紀: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Stephen Siu (June 2014)

老一輩人常提醒我們做人處事,必需牢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重要性!當然這不是要我們「報仇雪恨」,而是從發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訓,而免重蹈覆轍!

在舊約中,「梅瑟五書」不單是希伯來人的法律(托辣 Torah)、信仰的基礎,更導出人類的救贖史。書中表達以民被揀選為「天主的選民」的喜悅自豪之外,亦亳不隱瞞地記載以民在與上主訂立盟約下,卻常對上主不服從、離棄上主、犯下不少醜惡的事和有違「法律」的罪行!上主曾多次發出義怒、詛咒、懲罰他們,但上主又三番四次憐愛饒恕他們。所以猶太人至今,每年的節日,都不忘依時宣讀法律(「梅瑟五書」),感恩之餘,更提醒他們緊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

記得我在執筆之日,正是「耶穌聖體聖血節」。神父在彌撒中提到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觀:“You are what you eat” 或 “We become what we eat” 。中國數千年以來,素知和強調飲食與我們的生活健康心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例如:飲食禮儀、衛生、烹調、時令、養生之道等等 。

對以色列人來說,血和肉代表了整個人。飲食不單指要為生存,更要以「純潔」的心和身體,去敬拜事奉唯一的神!所以在他們的「律例、禮儀」中,花了不少篇幅去說明什麼可進食、應用什麼態度去處理飲食及如何揀選預備祭品。我們外人有時感到有些困感:他們何以那麽執著、拘謹、一成不變。相信是我們未瞭解以民的起居生活習慣、信仰的根源和古代中東半遊牧民族的特性及實際環境而矣!

對於我們現代基督徒,當然明白和相信是主選擇了我們。祂願意進入我們的內心,與我們生活在愛的共融中。因此,當主耶穌的血和肉――聖體聖血聖事――交給我們時,是將祂自己完全地交付出來!我們必須不以自我為中心,而以主耶穌為生活的中心,讓祂的愛及喜樂充滿我們。

回到《申命記》,這是舊約聖經中「梅瑟五書」最後一本書,亦被稱為「梅瑟的遺書」。對不少人來說:這是一卷枯燥乏味的書。但若細心閱讀,就會發現儘管是說「律法」,但卻隱藏著新約「感恩」的由來和勸勉!《申命記》幫助我們,看見「律法與恩典」之間那股積極、具創造的張力!讓我們明白知道不是透過自我努力就可成義,而是透過內心的轉變和皈依,去回應上主神恩的行動而成義!

在曠野流浪了40年之後,以色列的子孫正站在應許之地的門檻上。在這個時候,梅瑟寫下此書來闡述他們的前景:他們在約旦河對岸會遭遇的困難、和梅瑟向以民提出的最後訓示。他重申和強調天主與人之間的愛情,闡明律法,規勸以民要在他們即將進入的應許之地繼續愛戴上主和服從祂。

《申命記》是以色列人生活行為的權威,指引根源,默想的中心,也是培育後代信仰的支柱。它不單是神與人之間的律例規範,也是人際間的共有準則,更是選民應有的歷史觀。那些要進入福地的以色列人,因已親身經歷過紅海及西乃山和上主立約,所以在進入福地展開戰争、面對誘惑及過新生活之前,必須認定上主在歷史中的作為、律法與大能,然後才能在新領袖若蘇厄的帶領下確立信心。

梅瑟的第一個演講 – 回顧上主怎樣以忠誠對待衪的百姓。衪吩咐以民佔取曾應許賜給他們列祖的福地,梅瑟回想當日探子從客納罕地帶回不利的報告,百姓因此犯了反叛的罪,埋怨上主由於恨他們才把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交在亞摩黎人手中。上主因他們缺乏信心,聲言除了加肋布和若蘇厄之外,那個邪惡世代的人連一個都不得見到那塊福地。梅瑟再三強調上主律法的重要性,並警告人切不可把誡命加添或刪減,不聽命便會招致大禍。

梅瑟的第二個演講 – 籲請以民要聽從上主, 每字每句均顯出梅瑟的內心充滿了對上主的熱心和虔誠。他為了整個國家的福利而發言。上主領他們到曠野,苦煉他們40年,教導他們明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主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務要提防落入物質主義、自以為是的陷阱,務要緊守「一切誡命」,完全服從上主,盡心、盡性事奉衪。

梅瑟的第三個演講 – 詳述上主如何詛咒悖逆的人及賜福給忠貞的人。演講提出嚴重的警告,指出不忠會招致甚麼可怕的結果。

梅瑟臨終前的訓示和祝福 -上主在摩阿布與以色列人立約。提醒選民必須負起他們的義務。梅瑟指名祝福各支派,並接著讚美滿有榮耀的上主,最後他懷著衷心的體會對全會衆説:「以色列,你真是有福的!為上主所拯救的人民,有誰相似你?」(申33:29)

『申命記』的總結

1. 聖經的第五卷書是『申命記』,意謂重複的說話。實際上,整本聖經都是『申命記』!聖經裏的話每一天都對我們再說一遍。這就是說,我們每一天讀聖經時,都是在讀『申命記』。
2. 與前幾本書不同的是,『申命記』有教誨的格調,梅瑟以上一代的失敗為鑑,向下一代交待他們的使命。申命記有重複之處,均經過仔細挑選,目的為教訓新一代務要奮發進取,力取福地,萬不可重蹈前代的覆轍。因此我們說,『申命記』主要不是為了回顧,而是樂觀的前瞻未來,使以色列人對於上主實現在埃及的應許,抱著堅不可摧的信念。
3. 梅瑟指出:對以色列民來說,最大的事莫過於保持與神的關係;梅瑟且反覆強調,他們務須保持這一關係;惟有在每天的生活對神獨尊和聽命,才能一生蒙福。梅瑟在『申命記』中所強調的核心並不是律例。祭禮儀典的評規細則並沒有複述,十誡雖有重述,但重點是在第一誡,要求以色列人對上主獨尊。梅瑟最關注的是以色列民與神的關係,以及他們將這關係世世代代地保持下去的決心。

縱觀「梅瑟五書」

梅瑟五書是舊約全書的前五卷,即創世紀、出谷紀、肋未紀、戶籍紀和申命紀五本。一個由梅瑟開始的傳統,由早期教會的經師和司祭,於不同時代和地方,從以下這些傳統作品搜集資料:雅威典、厄羅因典、申命典、司祭典。

梅瑟五書不是一本普通的民族歴史書,我們深信,在上主的默感下而編寫成的一本猶太人(人類)的救恩史,與上主之間的強烈愛情,透過「史實」,強調「衪愛了我們,我們還愛於衪」。有人也認為「梅瑟五書」是以色列民的道德經,有因有果,以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然不少人認為它主要是一本法律書,很詳細地道出以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限制,透過無數法則,指出背後的精神 – 即團結、克制、強化對主的信念!

無論如何,「梅瑟五書」的確令我們體會:律法最終是寫在每人的心版上。而律法的主要部分就是誡命,一套道德規範去幫助引導我們、去改變我們的思想模式和生活,到達上主恩許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