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律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十歲的偉華告訴他的母親說:「約翰邀請我在星期日的下午與他一起去踏單車。」母親回答說:「好,但你先要做好功課和清理自己的房間。」偉華亦同意了這個協議。
第二天,偉華吃過午餐,懷著興奮的心情正準備去與同學去踏單車時;母親突然問他是否做好了功課和清理了房間。他答說;「忘記了。」

如果你就是那位母親,妳會怎樣做呢?妳會否告訴孩子:「如果下次再這樣便不能去踏單車」,或說「因為你沒有遵守諾言,所以你不能去了」,或者「妳很 憤怒的罵他一頓,說他懶惰、只顧玩耍」,又或者「妳與他爭論誰是誰非」,甚至「因他聽到妳說『不准他去』而哭起來或向妳苦苦哀求,於是妳改變初衷而讓他與 同學去踏單車」。事實上,可能有著更多的答案,更多不同的處理手法。

無論怎樣,父母要問自己的是:我希望子女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有沒有一個固定的原則來處理子女的問題?我會否因子女而異?或因我的喜好、情緒而 改變處理子女問題的手法?其實,處理以上的情況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如果父母欠缺一個持久而又清楚的原則,在這個時候作出適當的回應,孩子在他的成展的過 程中,不可能很快便成為一個有自律能力而又有自決和自信的人;相反,父母如果能夠把握這些機會,對子女作出明確的處理原則,不會因他的苦苦哀求或哭泣而軟 化。長遠下去,子女便能漸漸認識父母的要求,和養成自律的習慣及懂得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責罵而是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時一樣的答案而是清楚和持久的原則,更不是事事有待安排而是有自我抉擇、學會為他人及自己著想的機會。

也許,很多父母只著眼於解決當前的問題,而忘記了那些處理方法對子女成長的長遠影響;更壞的是對自己認為年幼無知的子女作出諸般容忍和遷就,但對稍 為長大了一兩年的子女之同樣行為便嚴加責罵。試問一個孩子如果看到弟妹用某種方法來達到他們對父母的要求,他﹝她﹞又怎可能不會用同樣的方法來要求父母 呢?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孩子第一次違反協議,而他又可以稍後補做那些工作的話,母親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和承認其行為的錯誤,及對孩子說明破壞協議的本來效果,日後如果再犯,他便要承受更為嚴重的後果,或向他說明自己對他沒有遵守諾言而感到有些不開心,聽聽他的解釋和反應,然後讓他自己決定是否要去踏單 車;又假如這是孩子的第二次破壞諾言,母親大可執行以前講過的協議,就是說:因他沒有清理房間,他便不能去與同學踏單車。這樣,孩童很快便會從他們要承受 的後果而學到遵守諾言、堅負責任而漸漸養成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