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乃社會的寶庫

中國人一向敬老,俗語有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在今日的社會價直觀念影響下,我們是否仍有這種想法?是否認為老人是社會的寶庫?在生活中懂得尊重及愛護老人?

老人幹了一輩子工作,無論做什麼行業、什麼藝術、或一般生活常識,他們所累積下來的經驗都是無價寶,就如繪畫、書法、編織、或烹製精美糕點、家鄉小吃、燉補品等,並不是今日青年人可以比較;至於節日起源與其精神,民間俗例及其意義,青年人可說要甘拜下風。也許有人以為今日科學發展神速,昨天所學已非今日所需,以致認為老人的經驗是過時的,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武斷。實在,有那一樣學問不是以前人的經驗作為基礎?

老年人的思考速度可能比青年人較為緩慢,但他們的分析能力絕不會比青年人遜色,很多研究報告已指出,引致老年人神智痴呆的,並不是因高齡而是因為疾病的原故。可惜,在現今社會裏,不是沒有人了解這些事實,而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老年人介入他們的生活中。

少老年人為了兒女的幸福而廢寢忘餐,為使他們得到較好的教育而千辛萬苦的工作,甚至待子女成家立室,在社會奠定了他們的基礎後,這些老年人還繼續為子孫貢獻自己。然而,有多少子女會懷念父母的恩惠?有多少人會願意花點時間去陪伴高齡的父母?又或者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在移居渥太華的華人中,不知是因為受到加國文化的影響,或是因為加拿大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關係,不少華人子女都不願與老年父母同住,讓他們孤苦伶仃的獨自過活;就算他們的經濟出現了困難,體弱生病,很多時也不願給與照顧;等他們離開人間後,才感到惋惜。難道這就是現代人的孝道?

但願我們都去反省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態度和對老年人的價值觀念;更希望大家能夠支持服務老弱者、和缺乏子女照顧者的機構,使「老有所依」能夠實踐在我們的社區中。